
金秋时节,新会陈皮柑也迎来了丰收。10月31日,江门市庆祝2025年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活动盛大举行。在这片以陈皮闻名的土地上,新会陈皮产业正以扎实的规模和创新的步伐,助力乡村振兴。
新会陈皮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任霞天龙配资,是这一历程的亲历者与推动者。活动当天,她在现场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”的背景板前向党话丰收。
1993年,任霞从安徽嫁到江门新会。初来时,她连普通话都说不流利,更不懂粤语,甚至不知道新会柑“要皮不要肉”,吃柑弃皮被家婆责备。怀胎六月时,她还踩着双杠单车,载着200斤新会柑去集市卖,每斤仅8毛钱;也曾在校门口开柑留皮,果肉一毛钱十个……那段艰辛岁月,至今历历在目。
从最初的三亩自耕地起步,任霞一步步将种植基地扩大到583亩,加工车间扩展到7000多平方米,仓储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。“支撑我走下来的不仅是责任,更是对新会陈皮的情怀与梦想。”她说,“这不仅是柑果的丰收,更是匠心与奋斗的丰收、乡村产业的丰收。”
“我们坚持的,不仅是技艺,更是良心。”任霞说。在传承非遗手工开皮、自然生晒、干仓存放的同时,她也见证了新会陈皮从本地走向全国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。
如今,新会陈皮已不仅是一种产品,更成为联结传统与现代、个人奋斗与区域发展的连接。它承载着岁月的沉淀,也见证着一方水土的奋斗与丰收。“未来,我希望继续讲好新会陈皮的故事,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。”任霞说。
南方+记者 贺达源 见习记者 张湘涓天龙配资
华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